搜索
首页 《酬宣州崔大夫见寄》 遥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飞尽柳花初。

遥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飞尽柳花初。

意思:遥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飞尽柳花初。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酬宣州崔大夫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回忆往事,抒发了对某位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联“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描绘了主人公的背景和现状。主人公曾经是一位白衣,也就是没有官职的普通人,他曾经向汉代的尚书行过礼,表达自己的敬意。而如今,恩光照耀到了他的破旧房子上,暗示了主人公已经得到了某种荣誉或地位的提升。 “再入龙楼称绮季”这一句则描绘了主人公的生平事迹,他再次进入了皇宫,被称为绮季,暗示他可能已经升任官职。 “应缘狗监说相如”则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表达主人公的感激之情。狗监和相如是汉代的名人,故事中狗监向相如推荐了主人公,使得主人公得到了更好的机会。 “中郎南镇权方重”和“内史高斋兴有馀”两句则分别描绘了主人公在南镇和内史高斋的情况,表达了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深深喜爱。 最后,“遥想敬亭春欲暮”一句,作者通过描绘敬亭山的春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敬亭山是他们曾经共同游玩过的地方,如今故人已经不在,只有敬亭山的春色还在,让人不禁想起故人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故人的回忆和对往事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权力和地位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主人公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
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中郎南镇权方重,内史高斋兴有馀。
遥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飞尽柳花初。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柳花

    读音:liǔ huā

    繁体字:柳花

    意思:
     1.柳树开的花,呈鹅黄色。
      ▶唐·杜甫《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诗:“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元·张可久《凭阑人•暮春即事》曲:“小玉阑干月半掐,

  • 百花

    读音:bǎi huā

    繁体字:百花

    英语:hundred flowers

    意思:亦作“百华”。
     各种花。
      ▶北周·庾信《忽见槟榔》诗:“绿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
      ▶唐·

  • 遥想

    读音:yáo xiǎng

    繁体字:遙想

    意思:(遥想,遥想)
    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晋·陶潜《游斜川》诗序:“遥想灵山,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