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之美讽古二首》 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意思:如何一点点利益,管鲍也互相欺骗。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之美讽古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诗中的“海客久藏机”描绘了一个老谋深算的海客,这个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深沉。而“鸥知人未知”则表达了对于自然生物与人类的认知差异的感叹,也暗示了人类对自身和环境的理解并不全面。 “如何毫末利”一句则引领我们思考微小利益与大局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于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可能忽视的道德和长远考虑的担忧。最后的“管鲍亦相欺”则用一个历史典故,表达了即使是素来以诚信著称的人,在利益面前也可能失去原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利益与道德冲突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利益、道德等的深刻思考和感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
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 毫末

    读音:háo mò

    繁体字:毫末

    英语:tip of a hair; an extremely small thing

    意思:
     1.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
      ▶《老子》:“合抱之木

  • 相欺

    读音:xiāng qī

    繁体字:相欺

    意思:相互蒙骗;蒙骗。
      ▶《史记•穰侯列传》:“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