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仁甫被召》 虽复建良法,因兹无由行。

虽复建良法,因兹无由行。

意思:虽然重建好方法,因此没有理由走。

出自作者[宋]晁公溯的《送李仁甫被召》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对朝廷的现状和未来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期待。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对人才的渴望,对朝廷用人制度的反思,以及对社会风气衰败的痛心疾首。 首段,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特别是对中原平定的期望。他渴望得到奇才,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种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期望,体现了诗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用人制度的反思。他看到小吏和计吏们被招揽而来,但这些人才是否真的被合理使用,是否真的能够为国家效力,这是诗人所关注的。诗人对朝廷的用人制度提出了质疑,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未能合理使用人才的失望。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衰败的痛心疾首。他看到朝廷中的人们只关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而忽视国家的实际需要。这种风气让诗人感到深深的忧虑,他认为这是国家走向衰败的原因之一。 诗人对朝廷的现状并不完全失望,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他相信有志之士会看到他的呼声,会理解他的期望,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期待着有人能够提出安邦定国的策略,能够像贾生一样直言进谏。 最后,诗人提醒自己要像卧龙一样隐忍,等待时机。他知道世事复杂,需要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他相信只要耐心等待,总会有人理解他的期望,总会有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对人才的渴望,对社会风气衰败的痛心疾首,以及对朝廷现状的反思和期待。这首诗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责任感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王览万事,日昃坐承明。
甚思得奇才,指望中原平。
小吏与计偕,大夫招以旌。
结绶联翩来,屡闻开迩英。
少卑著三馆,高者登九卿。
朝廷非不用,功业竟何成。
岂其有所怀,闭口且吞声。
岂其有所畏,捩手恐覆羹。
吾伤风俗衰,视此天下衡。
莫计事可否,但随意重轻。
虽复建良法,因兹无由行。
念予卧龙低,二年饱躬耕。
世故已熟观。
见君勿屏营。
要陈治安策,剀切如贾生。
愿无似扬雄,词赋称西京。

关键词解释

  • 良法

    读音:liáng fǎ

    繁体字:良法

    意思:
     1.良好的法制、法规。
      ▶《荀子•王制》:“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宋·王阮《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义廪真良法,皇

  • 无由

    读音:wú yóu

    繁体字:無由

    意思:(无由,无由)
    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
      ▶郑玄注:“无由达,言久无因缘以自达也。”
      ▶《汉书•刑法志》:“

  • 虽复

    读音:suī fù

    繁体字:雖復

    意思:(虽复,虽复)
    犹纵令。
      ▶三国·魏·嵇康《家诫》:“虽复守辱不已,犹当绝之。”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自尔承基纂基,保受姓氏,虽复千年一圣,终

  • 由行

    读音:yóu xíng

    繁体字:由行

    意思:谓依其道而行。由,通“迪”。
      ▶《诗•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
      ▶毛传:“言居人上欲用行是道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