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散策》 百舌巧滕颊,时过声自沉。

百舌巧滕颊,时过声自沉。

意思:各种舌巧滕脸,时过声音从沉。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散策》

全文创作背景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定二年(1209)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的《散策》一诗创作于他任如皋县主簿期间。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如皋任职期间的生活情景。诗中“散策”指的是散步,而“小园”则是指洪咨夔所居住的地方。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窈窕薜荔径,勃窣檐葡林。
六出无他香,御此众绿阴。
低头拾摽梅,齿老酸不禁。
仰看栗鼠度,危梢与云侵。
百舌巧滕颊,时过声自沉。
搏黍晚得意,睍睆流好音。
水旁两三家。
煮茧矮屋深。
午忙不暇馌,荷锄归藁砧。
夹桥女萝密,趋坞孙竹森。
仙人左元放,拍手东西岑。
一气地依天,万事古犹今。
溪山岂不好,感概霜满簪。
前乎千百年,有人获我心。
后乎千百年,知谁同此襟。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百舌

    读音:bǎi shé

    繁体字:百舌

    英语:Chinese blackbird

    意思: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
      ▶《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
      ▶高诱注:“百舌,

  • 过声

    读音:guò shēng

    繁体字:過聲

    意思:(过声,过声)
    悲哀和欢乐失之过分的音乐。
      ▶《周礼•春官•大司乐》:“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
      ▶郑玄注:“过声,失哀乐之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