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客之江宁》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意思:春流送客人不应远,南到徐州见柳花。

出自作者[唐]韩翃的《送客之江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春天的景色和城市风光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对这座城市居民的赞美。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送客到徐州的情景。这两句诗以春流和柳花为背景,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作者对徐州的喜爱。 接下来的两句“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描绘了作者在徐州城市中的游历,他站在朱雀桥边欣赏淮水,走进了乌衣巷询问王家的情况。这两句诗描绘了徐州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深入了解和热爱。 接下来的四句“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描绘了徐州城市的生活气息和自然风光。作者看到的是千家万户和平的生活,他们打开门向山翠望去,楚地的云彩早晨飘下石头城,江边的燕子双飞到瓦棺寺。这些描绘展示了徐州城市居民的安居乐业和自然风光的美丽。 最后两句“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是对徐州城市居民的赞美。作者认为徐州的城市居民具有风流倜傥的品质,他们相互欣赏,友好相处。这种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徐州城市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同时,作者也指出徐州的美食——莼羹,足以让人留恋忘返,无需夸大其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和城市风光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徐州城市的热爱和对徐州城市居民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徐州的历史、文化、生活和自然风光,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作者介绍 朱熹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关键词解释

  • 柳花

    读音:liǔ huā

    繁体字:柳花

    意思:
     1.柳树开的花,呈鹅黄色。
      ▶唐·杜甫《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诗:“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元·张可久《凭阑人•暮春即事》曲:“小玉阑干月半掐,

  • 徐州

    读音:xú zhōu

    繁体字:徐州

    英语:xuzhou

    意思:
     1.古九州之一。
      ▶《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
      ▶孔传:“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
     

  • 送客

    解释

    送客 sòngkè

    [see a visitor out] 为客人送行

    读音:sòng kè

  • 春流

    读音:chūn liú

    繁体字:春流

    意思:春天的水流;春江。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毖温泉于春流,驰寒波而秋徂。”
      ▶唐·杜甫《春日江村》诗之一:“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宋·陆游

  • 不应

    读音:bù yīng

    繁体字:不應

    意思:(不应,不应)
    I

     1.不应该。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古今小说•李公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