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昌石佛》 上尽层楼却下来,何曾见得真弥勒。

上尽层楼却下来,何曾见得真弥勒。

意思:上全层楼退下来,何曾见得到真弥勒。

出自作者[宋]楼钥的《新昌石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一座巨大的石像,展现出庄严的相好,被五彩黄金精心装饰。然而,尽管人们试图寻找真正的弥勒佛,却始终无法找到。 首两句“费尽三生心与力,造成石像一百尺。”描绘了人们为了建造这座石像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精力。他们用尽了一生的心血和力量,最终才铸造出了这座一百尺高的石像。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感到敬佩。 “相好端严具足尊,五彩黄金妙装饰。”这两句描绘了石像的庄严相貌和华丽的装饰。它的端庄威严令人敬畏,身上被五彩黄金精心装饰,显得格外华丽。这样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道不是佛却不得,若道便是也不得。”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于真正弥勒佛的追寻并未得到满足。尽管石像庄严美丽,但它并非真正的弥勒佛,如果只是追求外表的相似,那么也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佛法。这表达了人们对真正的佛法的追求和理解上的困惑和迷茫。 “上尽层楼却下来,何曾见得真弥勒。”最后两句描绘了人们登上高楼却无法看到真正的弥勒佛的情景。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于真正佛法的追寻并未得到满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追寻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庄严美丽的石像,以及人们对真正的弥勒佛的追寻和理解上的困惑和迷茫。它展示了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真正的佛法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追求的无奈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费尽三生心与力,造成石像一百尺。
相好端严具足尊,五彩黄金妙装饰。
道不是佛却不得,若道便是也不得。
上尽层楼却下来,何曾见得真弥勒。

关键词解释

  • 弥勒

    读音:mí lè

    繁体字:彌勒

    英语:mile

    意思:(弥勒,弥勒)
    梵语Maitreya音译,意译“慈氏”。着名的未来佛。我国的弥勒塑像胸腹坦露,面带笑容。传说五代时布袋和尚是其化身。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见得

    读音:jiàn de

    繁体字:見得

    英语:seem

    意思:(见得,见得)
    知道;看出。
      ▶元·范康《竹叶舟》楔子:“那终南山·青龙寺有个惠安长老,他与小生同乡,甚是交好……或者他肯济助

  • 层楼

    读音:céng lóu

    繁体字:層樓

    英语:floor

    意思:(层楼,层楼)
    高楼。
      ▶汉·繁钦《建章凤阙赋》:“象玄圃之层楼,肖华盖之丽天。”
      ▶宋·张先《卜算子慢》词:

  • 却下

    读音:què xià

    繁体字:卻下

    意思:(却下,却下)
    落下。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韩志和﹞善彫木,作鸾鹤鸦鹊之状……以关捩置于腹内,发之则凌云奋飞,可高百尺,至一二百步外,方始却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