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
意思:阙里庙堂空旧物品,开方灶下难道天然。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端州石砚为引子,描绘了砚石的珍贵和它对诗人自身的影响。接下来,诗人又借此石砚,引出了对于古代文化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的思考。
首联“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诗人以端州石砚的珍贵引出主题,表达了石砚对他来说的重要性。端州石砚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常被文人墨客所珍视。而诗人得到这块砚石,更让他深感其价值所在,因为这正符合他研读经典、探索学问的需要。
颔联“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诗人借石砚之珍贵,引出对于古代文化遗迹的思考。阙里庙堂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曾经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古代遗迹已经消失或被破坏,这使诗人深感惋惜。同时,他也对现代社会中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表示了担忧。
颈联“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诗人描绘了砚台的美妙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将砚台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玉蜍象征着砚台的美观和珍贵,而彩翰摇风和绛锦鲜则描绘了砚台出水时的美丽景象。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表达了他对石砚的喜爱之情。
尾联“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使用石砚的过程,表达了对石砚的感激之情。他感谢友人赠送砚石,使他能够更好地研读经典、创作诗文。同时,他也意识到这块砚石的价值,希望将来能够有人继续研究它、使用它。
整首诗以石砚为引子,通过描绘砚石的珍贵、古代文化遗迹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