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灯影》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

意思:洛阳昼夜没有车马,浪漫挂红色纱满树头。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灯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是一首描绘洛阳城夜晚红纱灯笼的美丽景色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平静和美好,同时也隐含着历史的痕迹和深深的思考。 首句“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直接描绘了洛阳城夜晚的静谧,没有车马的喧嚣,只有满树的红色纱帘在夜风中摇曳。这里的“无车马”并非完全的冷清,而是有一种生活的平静和安宁,给人一种深深的舒适感。而“漫挂”一词,则描绘出一种随意和自然,仿佛人们只是为了欣赏夜色,随意挂起了灯笼。 第二句“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描绘了过去的情景。这里的“见说”暗示了历史的痕迹,“灯影”则描绘了当时繁华的景象,“玄宗潜伴太真游”则隐含着深深的思考。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思考历史的变迁,繁华落尽,只留下淡淡的回忆。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城夜晚的美丽景色,同时也隐含着深深的思考。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平静和美好,也看到了历史的痕迹和变迁。这种对比,让人深思,也让人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风景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城夜晚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和生活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
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挂红

    读音:guà hóng

    繁体字:掛紅

    英语:hang up red festoons

    意思:(挂红,挂红)
    亦作“挂红”。
     
     1.悬挂红幛。表示庆贺。
      ▶元·郑廷玉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车马

    读音:chē mǎ

    繁体字:車馬

    英语:vehicle and horse

    意思:(车马,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

  • 昼夜

    读音:zhòu yè

    繁体字:晝夜

    英语:day and night

    意思:(昼夜,昼夜)

     1.白日和黑夜。
      ▶《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唐·元稹《人道短》

  • 树头

    读音:shù tóu

    繁体字:樹頭

    意思:(树头,树头)
    树干以上的部分。
      ▶唐·韩偓《残春旅舍》诗:“树头蜂抱花鬚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宋·梅尧臣《和公仪龙图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见桃花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