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裴李二舍人拜纶阁》 凤池后面新秋月,龙阙前头薄暮山。

凤池后面新秋月,龙阙前头薄暮山。

意思:凤池后面新秋月,龙网前头傍晚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闻裴李二舍人拜纶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凤池、龙阙等壮丽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首句“凤池后面新秋月”,诗人描绘了一轮新月从凤池的后面升起,这个地点选择得非常巧妙,凤池是中国古代朝廷藏书的地方,这里出现新月,象征着朝廷的清明和公正。同时,新秋时节,正是秋高气爽,月色如水的时节,这样的季节和景色,让人感到一种清新的气息。 第二句“龙阙前头薄暮山”,诗人转向了龙阙,这是古代皇宫的阙楼,代表着皇家的尊严和威严。在这里,诗人描绘了暮色中的群山,它们在龙阙前头静静地矗立,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薄暮时分,山色朦胧,更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的画面感很强,诗人通过描绘新秋月和暮山,展现出一种宏大而静谧的景色。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公正、庄重、神秘等主题的思考和赞美。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语言,这也体现了诗人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表达对公正和庄重主题思考的诗篇,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优美的景色和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凤池后面新秋月,龙阙前头薄暮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凤池

    读音:fèng chí

    繁体字:鳳池

    意思:(凤池,凤池)

     1.即凤凰池。
      ▶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

  • 薄暮

    读音:bó mù

    繁体字:薄暮

    短语:暮 夕 垂暮

    英语:twilight

    意思:
     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 秋月

    读音:qiū yuè

    繁体字:秋月

    意思:
     1.秋夜的月亮。
      ▶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 后面

    读音:hòu miàn

    繁体字:後麵

    短语:末尾 尾 末端 后部

    英语:rear

    意思:(后面,后面)

     1.空间或位置靠后的部分。
      ▶南朝·

  • 新秋

    读音:xīn qiū

    繁体字:新秋

    英语:early autumn

    意思:
     1.初秋。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陈·张正见《和衡阳王秋夜诗》:“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