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吊原韵》 会得危言危行意,佐成濯足濯缨名。

会得危言危行意,佐成濯足濯缨名。

意思:会有危险的话危险行意,协助完成洗脚洗帽带名。

出自作者[宋]叶茵的《次吊原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屈原塔》,作者通过屈原的事迹,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看法。 首联“为怜举世不曾醒,放浪形骸泽畔行。”描绘了屈原清醒地看到世人不醒,选择在泽畔放浪形骸、独自醒来的形象。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屈原清醒独立精神的歌颂和钦佩。 颔联“会得危言危行意,佐成濯足濯缨名。”进一步表达了屈原坚持危言危行的态度,即使被放逐,也依然坚持自我,他的名字也因此而得以流传。这表达了作者对屈原高尚品格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独立清醒的人格的追求。 颈联“义无可去缘同姓,心亦何求要独清。”表达了屈原坚守道义,不愿同流合污,只求内心独清的品质。这反映了作者对屈原清廉高洁的品质的认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品质的追求。 尾联“今日龙舟虽古意,吴人未必楚人情。”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的讽刺,即使现在龙舟竞渡还保留着古意,但是人们未必还能保持屈原时代的清廉之情。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屈原事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屈原清醒独立、高尚品格的赞赏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和对屈原精神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怜举世不曾醒,放浪形骸泽畔行。
会得危言危行意,佐成濯足濯缨名。
义无可去缘同姓,心亦何求要独清。
今日龙舟虽古意,吴人未必楚人情。

关键词解释

  • 危言危行

    解释

    危言危行 wēiyán-wēixíng

    [honest talk and action] 指不畏危难而直言敢为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论语》

    读音:

  • 濯缨

    读音:zhuó yīng

    繁体字:濯纓

    意思:(濯缨,濯缨)
    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

  • 危言

    读音:wēi yán

    繁体字:危言

    英语:lofty and bold language

    意思:
     1.直言。
      ▶《逸周书•武顺》:“危言不干德曰正。”
      ▶《汉书•贾捐之传

  • 会得

    读音:huì de

    繁体字:會得

    意思:(会得,会得)

     1.犹言能理会,懂得。
      ▶唐·元稹《嘉陵驿》诗之二:“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清·李渔《比目鱼•改生》:“我们这一班兄弟

  • 危行

    读音:wēi xíng

    繁体字:危行

    英语:lofty and bold actions

    意思:
     1.危险的行动。
      ▶《易•震》:“《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
      ▶孔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