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席见狮儿》 一呼百物尽披靡,何论猘奴鹞子。

一呼百物尽披靡,何论猘奴鹞子。

意思:一个叫万物都溃败,有什么论狂犬奴鹞子。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席见狮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激情和豪气的诗,诗人以猛兽为喻,赞美了勇猛顽强、无所畏惧的精神品质。 首句“猛兽产于绝域,骁腾来自安西”,以猛兽为引子,点明了勇猛精神的来源。猛兽产于荒远之地,骁腾矫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这里诗人借猛兽的形象,表现了勇猛精神的可贵和难得。 接着,“一呼百物尽披靡,何论猘奴鹞子”,诗人以猛兽的威猛形象为喻,进一步表现了勇猛精神的强大威力。猛兽一呼,百物皆靡,更不用说那些小小的猘奴和鹞子了。这里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勇猛精神的无敌力量。 然后,“我顾灰颓若此,儿应跳荡如斯”,诗人笔锋一转,由猛兽的形象联想到自己和儿子。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灰颓不振,而儿子却应该像猛兽一样跳荡矫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鼓励。 最后,“神仙将相讵难为,万事取之以气”,诗人总结全诗,强调了勇猛精神的重要性。神仙将相的成功难道难以企及吗?其实万事的关键都在于是否具有勇猛顽强的气概。这里诗人以肯定的语气,强调了勇猛精神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猛兽为喻,赞美了勇猛顽强、无所畏惧的精神品质,表现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鼓励,同时也强调了勇猛精神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猛兽产于绝域,骁腾来自安西。
一呼百物尽披靡,何论猘奴鹞子。
我顾灰颓若此,儿应跳荡如斯。
神仙将相讵难为,万事取之以气。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披靡

    读音:pī mǐ

    繁体字:披靡

    英语:be routed

    意思:
     1.草木倒伏。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有

  • 鹞子

    读音:yào zǐ

    繁体字:鷂子

    英语:sparrow hawk; kite

    意思:(鹞子,鹞子)

     1.鹞的俗称。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企喻歌辞一》:“鹞子经天飞,群

  • 一呼

    引用解释

    1.一声呼唤。《庄子·山木》:“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专诸 方与人鬭,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

    2.一声怒吼。《淮南子·缪称训》:“勇士一呼,三军皆辟。”《晋书·蔡裔传》:“ 蔡裔 者,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

  • 百物

    读音:bǎi wù

    繁体字:百物

    英语:all things

    意思:犹万物。亦指各种货物。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脩之。”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 读音:

    繁体字:

    短语:君 哥 先生 郎

    英语:midnight

    意思:1.犹怎么﹑作么。

    近义词: 儿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