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兴,再叠前韵》 百年人事观朝槿,万里烽烟急暮笳。

百年人事观朝槿,万里烽烟急暮笳。

意思:百年人事观朝槿,万里烽火急暮笳。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秋兴,再叠前韵》

全文创作背景

宁调元的《秋兴,再叠前韵》这首诗,创作于近代中国的动荡时期。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国家分裂、民族危机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宁调元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前途的思考。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宁调元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他可能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或困境,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因此,他借景抒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自己的悲凉、惆怅之情。 综上所述,宁调元的《秋兴,再叠前韵》是在近代中国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以及他个人遭遇和心境的影响下创作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堪雨细又风斜,心绪都如未展华。
汉上惊鸿冰作影,银河彩凤玉为槎。
百年人事观朝槿,万里烽烟急暮笳。
独立江城无限意,我来不见落梅花。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烽烟

    读音:fēng yān

    繁体字:烽煙

    短语:烟云 夕烟 硝烟 油烟 煤烟 香烟 炊烟

    英语:beacon

    意思:(烽烟,烽烟)

     1.南朝·陈徐陵《

  • 百年

    读音:bǎi nián

    繁体字:百年

    短语:一生 一世 终身 终生 辈子 一辈子 生平 平生

    英语:lifetime

    意思:
     1.指人寿百岁。
     

  • 人事

    读音:rén shì

    繁体字:人事

    英语:personnel

    意思:
     1.人之所为;人力所能及的事。
      ▶《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