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偶题呈上尚书丈丈》 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意思:三年京国鬓如丝,又看到新花发所以树枝。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春日偶题呈上尚书丈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是作者在京城漂泊三年之后,又看到春天花开,而自己却依旧贫寒的场景。 首句“三年京国鬓如丝”,作者在京城漂泊的三年间,历经沧桑,鬓发已如银丝。这不仅勾起了对青春的追忆,更暗示了作者在京城求得功名的艰难和困苦。 “又见新花发故枝”,新花发而故枝存,这不仅让作者回忆起过去的时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年华的易逝。 “日典春衣非为酒”,作者每日不得不以典当春衣换取酒资,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贫困,也暗示了他对功名的执着追求。 “家贫食粥已多时”,作者家中贫困,只能以稀粥度日,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艰难处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京城漂泊的艰辛和困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通过对自己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坚韧和不屈,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京国

    读音:jīng guó

    繁体字:京國

    意思:(京国,京国)
    京城;国都。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唐·牟融《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明·

  • 见新

    读音:jiàn xīn

    繁体字:見新

    英语:renovate

    意思:(见新,见新)
    方言。犹言整旧如新。如:把门面油漆见新。

    解释:〈方〉修理装饰旧房屋、器物

  • 故枝

    读音:gù zhī

    繁体字:故枝

    意思:旧的枝条。亦喻旧时栖居之处。
      ▶汉·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薄援助者,不能追参于高妙,复敛翼于故枝。”
      ▶唐·王建《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诗:“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故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