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
意思:家里有三棵槐树为太守,兄弟谁是李文饶。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送王郎中知江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出一种壮丽而又富有动态的场景,同时又带有一些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持归霄汉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诗人以一种豪迈的口吻,表达出一种对高远目标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像青绫被一样高远,能够去欣赏吴都白马潮那样壮观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这两句则描绘了渡江时的景象,鼓声阵阵,寒浪滚滚,表现出一种雄壮而又富有动态的美感。而“鸣铙”一词则更增添了这种动态的美感,铙声在空间中回荡,野云在渡江的途中飘荡,形成了一种壮丽的画面。
“鱼穿杨柳夸鲸脍,人采芙蓉学细腰”这两句则描绘了吴都的美景和生活方式。鱼儿在杨柳中穿梭,人们采摘着芙蓉花,学习着细腰舞。这里既有对生活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表达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诗人以李文饶为榜样,表达出他对高尚品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视。他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像三槐一样高贵,自己能够担任太守这样的职务,而他的兄弟们也能够像李文饶一样有高尚的品德和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场景和表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出一种豪迈而又富有动态的美感。同时,它也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高尚品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