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歌子·皓月明腮雪》 目断烟波渔火、又黄昏。

目断烟波渔火、又黄昏。

意思:眼睛断烟波渔火、又黄昏。

出自作者[宋]邓肃的《南歌子·皓月明腮雪》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皓月、冷风、高楼、醉酒、晓雨、归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离别之痛。 首句“皓月明腮雪,冷风乱鬓云”,以雪白的月光和明亮的皓月描绘出夜晚的静谧,而“冷风乱鬓云”则以冷风和鬓云的凌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这些描绘都为整首诗定下了深深的哀愁基调。 “高楼帘幕夜生春。半醉依人秋水、欲斜倾。”这里的高楼、帘幕、醉酒和秋水,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高楼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帘幕则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醉酒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晓雨双溪涨,归舟一叶轻。”清晨的雨,双溪的水涨,与诗人的归舟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渴望回家,另一方面他又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确定。 “杳无青翼寄殷勤。目断烟波渔火、又黄昏。”这里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无法传达,只能望着烟波渔火,直到黄昏再次来临。这种深深的无奈和思念之情,让人感到深深的同情和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家乡和未来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皓月明腮雪,冷风乱鬓云。
高楼帘幕夜生春。
半醉依人秋水、欲斜倾。
晓雨双溪涨,归舟一叶轻。
杳无青翼寄殷勤。
目断烟波渔火、又黄昏。

关键词解释

  • 渔火

    解释

    渔火 yúhuǒ

    [lights on fishing boats] 指渔船上的灯光,火把

    引用解释

    渔船上的灯火。 唐 钱起 《送元评事归山居》诗:“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宋 汪元量

  • 烟波

    解释

    烟波 yānbō

    [mist-covered waters]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引用解释

  • 黄昏

    读音:huáng hūn

    繁体字:黃昏

    短语:暮 夕

    英语:dusk

    意思:(黄昏,黄昏)

     1.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
      ▶《楚辞•离骚》:“

  • 目断

    读音:mù duàn

    繁体字:目斷

    意思:(目断,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丘为《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宋·晏殊《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