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上》 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

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

意思:想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

出自作者[唐]黄滔的《塞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塞门关外的壮丽景色和深深的情感。 首句“塞门关外日光微,角怨单于雁驻飞”描绘了塞外关外日光的微弱,暗示着环境的艰苦。同时,单于的雁在夕阳下驻足,象征着边疆的寒冷和孤独。 “冲水路从冰解断,逾城人到月明归”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冰断水路,月下归人,生动地描绘出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坚韧。 “燕山腊雪销金甲,秦苑秋风脆锦衣”两句诗描绘了边疆的景色,燕山上的雪已经融化,销毁了金甲,秦苑里的秋风吹过,发出脆锦般的声音。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边疆的景色,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昭君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汉朝内部的不和。昭君是汉朝和匈奴和亲时的一位美女,她的故事在边疆人民中广为流传,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她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人民命运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边疆的景色和人民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昭君等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汉朝内部不和的关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塞门关外日光微,角怨单于雁驻飞。
冲水路从冰解断,逾城人到月明归。
燕山腊雪销金甲,秦苑秋风脆锦衣。
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

关键词解释

  • 汉家

    解释

    汉家 Hànjiā

    [Han Dynasty (206B.C—200A.C)]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 昭君

    读音:zhāo jūn

    繁体字:昭君

    意思: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省)人,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元帝宫人。
      ▶竟宁元年,匈奴·唿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相违

    读音:xiāng wéi

    繁体字:相違

    英语:disagree; be opposed to each other

    意思:(相违,相违)

     1.互相避开。
      ▶《左传•成公十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