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杂书十首 其十》 呢喃飞过双双燕,嗔我垂帘不上钩。

呢喃飞过双双燕,嗔我垂帘不上钩。

意思:呢喃飞过双双燕子,生我不上垂帘钩。

出自作者[宋]朱淑真的《春日杂书十首 其十》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里的情感变化。 首句“自入春来日日愁”,直接点明时间——春天,同时也透露出女子的愁绪,每日都在心中萦绕,挥之不去。这个愁绪从何而来,诗中并未详细说明,但可以想象,这可能是由于春天的美好景色带来的伤感情绪,也可能是因为某种未被明言的忧虑。 “惜花翻作为花羞”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情感。她原本是爱花的,但是因为花的美,反而让她感到羞愧,仿佛自己的心事被花看穿,因此她将花视为自己的羞耻。这里既表现了她的内敛和敏感,也表现了她对花的深深喜爱。 “呢喃飞过双双燕”,当燕子在屋外呢喃低语,成双成对地从她眼前飞过,这无疑更加深了她的孤独和寂寞。她只能独自面对花和燕,独自承受内心的愁苦。 最后一句“嗔我垂帘不上钩”,她对着燕子嗔怪自己,因为垂帘不上钩的行为,使得燕子无法与她亲近。这表现出她的内心渴望与人交流,但又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害羞、恐惧或者孤独)而无法主动与人接触。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内心充满愁苦和孤独的女子形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她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活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入春来日日愁,惜花翻作为花羞。
呢喃飞过双双燕,嗔我垂帘不上钩。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关键词解释

  • 垂帘

    读音:chuí lián

    繁体字:垂簾

    英语:hold court from behind a screen

    意思:(垂帘,垂帘)

     1.放下帘子。谓闲居无事。
      ▶《南史•顾

  • 上钩

    读音:shàng gōu

    繁体字:上鈎

    短语:

    英语:rise to the fly

    意思:(上钩,上钩)

     1.鱼吞饵着钩。喻受骗上当。
      ▶后蜀

  • 呢喃

    读音:ní nán

    繁体字:呢喃

    英语:muttering

    意思:
     1.小声絮语。
      ▶《玉篇•口部》:“呢喃,小声多言也。”
      ▶清·袁枚《续新齐谐•叶氏姊》:“姊呢喃片刻

  • 双双

    引用解释

    1.相并;成双。《公羊传·宣公五年》:“‘冬, 齐 高固 及子 叔姬 来。’何言乎 高固 之来?言 叔姬 之来,而不言 高固 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何休 注:“言其双行匹至,似於鸟兽。” 唐 权德舆 《秋闺月》诗:“稍映妆臺临綺窗,遥知不语泪双双。”《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説着便自己过去,扶了 张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