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气应归笔底来。
意思:碎花如果进入樽中去,清凉之气应归笔底来。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雪中寄薛郎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首联“野禽未觉巢枝仄,稚子先忧径竹摧。”描绘了初春的景象,野禽尚未察觉树枝的狭窄,而稚子却先为小径上的竹子折损而忧虑。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野禽的悠闲与稚子的担忧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稚子的纯真可爱。
颔联“半夜忽明非月午,前庭旋释被春催。”描绘了半夜时分,并非是满月,而是某种自然现象使天空突然明亮。随着春天的到来,夜晚的寒冷逐渐消退,庭院里的被单也被春意所催促着。这一联描绘了夜晚的神秘和春天的生机,为整首诗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颈联“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气应归笔底来。”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春天的花朵比作美酒,认为花朵的香气应该随着笔墨流淌出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尾联“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温暖的火炉旁,听着仙乐般的自然声音,不愿在寒冷的灰烬前愁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为整首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