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东去余无地,黄潦西来正接天。
意思:青山东我离开没有土地,黄西来正接天积水。
出自作者[宋]孔武仲的《翠微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蜡屐萦纡洞府间,飞甍仍在最高巅。》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风景名胜的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首联“蜡屐萦纡洞府间,飞甍仍在最高巅。”描绘了诗人踏着蜡屐(一种有蜡木的木屐)在曲折的洞府间游历,而那些飞翘的屋檐仍然指向最高的山巅。这里的“蜡屐”和“飞甍”都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用来描绘山高路险、高耸入云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颔联“青山东去余无地,黄潦西来正接天。”描绘了诗人向东望去,山清水秀的美景尽收眼底,但美景似乎没有尽头;而向西望去,黄潦汇聚成一片,与天空相接。这里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描绘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颈联“太子池塘烟漫漫,紫微踪迹草芊芊。”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看到了太子池塘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紫微峰的踪迹在草中茂盛生长。这里运用了典故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尾联“松枯石朽由来事,莫作常情叹逝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松树和石头都会枯朽和消亡,这是自然规律,不要为此而感叹岁月的流逝。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规律与常情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运用了许多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