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歧路剩沾襟。

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歧路剩沾襟。

意思: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分歧剩沾湿衣襟。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是一首表达离别与人生感慨的诗。它通过对故人的描绘,表达了对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人却不得志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投身尘世,无法实现理想的不满。 首联“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故人的惋惜之情。这里,“干将器”是一个比喻,象征着才华与能力,而“未展”则表达了未能施展才华的遗憾。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平生意”的期待,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颔联“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通过回忆过去友人高步时的自信与豪情,与如今折腰于尘世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劝慰。 颈联“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描绘了友人投身公务,忙碌而充实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赞美。 随后两联则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歧路剩沾襟”,在短暂的相逢中,友人倾诉衷肠,然而分别在即,离愁别绪难以言表。“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诗人用“白云西上”和“颍水东流”这样的自然景象来象征着友人的归心和离别之苦。 最后两联,“落日征骖随去尘,含情挥手背城闉。已恨良时空此别,不堪秋草更愁人”,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离愁别绪。而“秋草更愁人”则寓含了诗人自己的愁苦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故人的描绘,表达了对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人却不得志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劝慰。诗中情景交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
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
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歧路剩沾襟。
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
落日征骖随去尘,含情挥手背城闉。
已恨良时空此别,不堪秋草更愁人。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歧路

    读音:qí lù

    繁体字:歧路

    短语:歧途 迷津

    英语:branch road

    意思:
     1.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
      ▶三国·魏·曹植《美女篇》:“美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 客里

    读音:kè lǐ

    繁体字:客裏

    意思:(客里,客里)
    离乡在外期间。
      ▶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
      ▶宋·刘一止《洞仙歌•梅》词:“行人怨,角声吹老,叹客里,经春又

  • 款话

    读音:kuǎn huà

    繁体字:款話

    意思:(款话,款话)
    恳谈。
      ▶唐·刘长卿《颍川留别司仓李万》诗:“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岐路剩霑襟。”
      ▶《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小庵事冗,不及款话,如日

  • 沾襟

    读音:zhān jīn

    繁体字:沾襟

    意思: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
      ▶《庄子•应帝王》:“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
      ▶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明·夏完淳《大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