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意思:三千里外躺在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是一首对已故友人深切怀念的诗。它通过描述诗人在远离三千里之遥的江州卧病,回想起十五年前与老友分别的情景,以及昨夜梦中与友人一同游历彰敬寺的幻觉,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描绘了诗人的现状和回忆。他在远离家乡的三千里之外卧病在床,这无疑是一种孤独和痛苦的体验。而十五年前与老友分别的回忆,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思念。这里的“哭”字,不仅表达了诗人与老刘分别时的悲痛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老刘的深深怀念。 “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昨夜梦中的幻觉。他梦见自己与已故的老友一同游览彰敬寺,这无疑是对已故友人的思念和渴望再次与他们相见的愿望的表达。这里的“死生魂魄”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恐惧,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永恒的记忆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病榻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已故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要忘记过去的朋友和亲人,同时也提醒我们面对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性,要保持一颗感恩和珍惜的心。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而深情,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它通过描绘细节和幻觉,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也使这首诗更加感人至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 里外

    读音:lǐ wài

    繁体字:裏外

    短语:内外

    英语:inside and outside

    意思:(里外,里外)
    从里到外。表示整个、全部。
      ▶宋·洪迈《夷坚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