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钱宰吸光亭图》 惟有澄有波兼皓月,尚怜波月蔽亏山。

惟有澄有波兼皓月,尚怜波月蔽亏山。

意思:只有澄清有波兼皓月,还有可怜波月遮蔽山。

出自作者[宋]陈傅良的《题钱宰吸光亭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栖身》,作者通过描绘云梦山的高远和风雩山的秀美,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首句“栖身身云梦八九上”,诗人以“栖身”为名,描绘云梦山之高峻,言其高至八九重云层,给人以高远之感。诗人在此处用“云梦”作为山名,也暗示了山之广阔,如同云梦一般无边无际。 “用意风雩五六间”,风雩山在五六重山之间,诗人以“风雩”为名,描绘风雩山的秀美,言其秀丽如风雩之景。这里诗人用“五六”来形容山之高低,与前句“八九”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山之高远与山之秀美。 “惟有澄有波兼皓月,尚怜波月蔽亏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深情厚意。“澄有波”描绘了山间清澈的湖水,“兼皓月”则描绘了月光下的湖水,月光与湖水相映,更显山水的美丽。“尚怜波月蔽亏山”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山水间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怜惜之情。诗人怜惜山水间的月亮被云层遮蔽,而山间的月亮又与山水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高远、秀美的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间自然现象的关注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云梦山和风雩山的景色,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山水间美好事物的关注和怜惜之情,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栖身身云梦八九上,用意风雩五六间。
惟有澄有波兼皓月,尚怜波月蔽亏山。

关键词解释

  • 皓月

    引用解释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 惟有

    读音:wéi yǒu

    繁体字:惟有

    意思:只有。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
      ▶宋·苏轼《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诗之一:“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 蔽亏

    读音:bì kuī

    繁体字:蔽虧

    意思:(蔽亏,蔽亏)
    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
      ▶唐·孟郊《梦泽行》:“楚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
      ▶清·刘大櫆《浮山记》:“古木苍藤,蔽亏掩映,冬夏常蔚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