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十时冷云低,照眼传香总是梅。
意思:东城十时冷云低,照眼传香就是梅。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忆台城之东十里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城十时冷云低,照眼传香总是梅。冷落京尘谁晤语,关河千里独裴回》以梅为主题,描绘了冬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梅的喜爱和对离别的哀愁。
首句“东城十时冷云低”,诗人描绘了冬日的早晨,东城时分,冷云低垂,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压抑的氛围。这句诗以时间和天气状况为切入点,为读者展示了诗歌的背景环境。
“照眼传香总是梅”一句,诗人以梅花的香气和鲜艳的颜色为焦点,通过“照眼”和“传香”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引人注目。这句诗将梅花的形象具体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它的美丽。
“冷落京尘谁晤语”一句,诗人笔锋一转,表达了离别后的冷落和孤独。这句诗中的“京尘”可以理解为繁华世界的纷扰,而“谁晤语”则表达了离别后的寂寞和无人倾诉的孤独。
“关河千里独裴回”一句,诗人以关河千里的空间距离为背景,表达了离别后的徘徊和犹豫。这句诗中的“独裴回”可以理解为独自徘徊,表达了离别后的失落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和表达离别的哀愁,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 东城杨柳东城路。-- 出自《凤栖梧/蝶恋花》作者:[宋]张先
- 西园南浦东城。-- 出自《清平乐·日寒风细》作者:[宋]李莱老
- 昨日出东城。-- 出自《浪淘沙·昨日出东城》作者:[宋]苏轼
- 东城约。-- 出自《忆秦娥·风惊幕》作者:[宋]贺铸
- 游冶出东城。-- 出自《水调歌头·魏豪有冯燕》作者:[宋]曾布
- 梨花不碍东城月。-- 出自《菩萨蛮·梨花不碍东城月》作者:[宋]史达祖
- 一十时。-- 出自《百年歌》作者:[魏晋]陆机
- 二十时。-- 出自《百年歌》作者:[魏晋]陆机
- 三十时。-- 出自《百年歌》作者:[魏晋]陆机
- 四十时。-- 出自《百年歌》作者:[魏晋]陆机
- 五十时。-- 出自《百年歌》作者:[魏晋]陆机
- 六十时。-- 出自《百年歌》作者:[魏晋]陆机
- 七十时。-- 出自《百年歌》作者:[魏晋]陆机
- 八十时。-- 出自《百年歌》作者:[魏晋]陆机
- 九十时。-- 出自《百年歌》作者:[魏晋]陆机
- 总是关心处。--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总是离人泪。-- 出自《正宫 端正好》作者:[元]王实甫
- 总是添愁绪。-- 出自《醉花阴·淋漓尽日黄梅雨》作者:[宋]杨无咎
- 总是容身处。-- 出自《清平乐·蜂房蚁户》作者:[元]刘敏中
- 总是悲秋意。--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彭耜
- 总是经行处。-- 出自《点绛唇·小驻征骖》作者:[宋]曾协
- 总是梅标格。-- 出自《霜天晓角·洞天仙伯》作者:[宋]李廷忠
- 总是天涯客。-- 出自《菩萨蛮·江风漠漠寒山碧》作者:[宋]侯置
- 总是消魂处。-- 出自《青玉案 送温叔刚之解州军司幕官》作者:[元]王沂
- 总是神仙侣。-- 出自《青玉案·熙春台下花无数》作者:[元]元好问
- 冷云迷浦。-- 出自《清波引·冷云迷浦》作者:[宋]姜夔
- 冷云闲照水。-- 出自《谒金门·春渐至》作者:[宋]曹勋
- 冷云藏落照。-- 出自《谒金门·春尚早》作者:[宋]韩淲
- 门外冷云堆浦。-- 出自《谒金门·何处所》作者:[宋]苏庠
- 玉佩琼琚下冷云。-- 出自《武陵春·春在前村梅雪里》作者:[宋]毛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