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舞》 无因逃酒去,懊恼白头翁。

无因逃酒去,懊恼白头翁。

意思:没有机会逃酒去,懊恼白发老翁。

出自作者[明]薛蕙的《观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秦中妙伎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她们的美丽、技艺和魅力。 首句“妙伎出秦中,纤腰学楚宫”,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秦中(今陕西一带)的美女们,她们的腰肢纤细,像是在楚宫中一样柔美。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秦中妙伎与楚宫中的美女进行对比,突出了她们的美丽和独特性。 “翠帷低舞燕,锦荐踏惊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妙伎们的舞蹈技艺。她们身着翠绿的舞衣,轻盈地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宛如燕子般轻快。在华丽的垫子上,她们如惊鸿般舞动,展现出惊人的舞蹈技巧。 “宛转歌相似,婵娟态不同”两句,描述了这些妙伎们的歌声和姿态都十分相似,但每个人的美丽和气质却各不相同。这里运用了“宛转”、“婵娟”等形容词,形象地描绘了她们优美的歌声和姿态。 最后两句“无因逃酒去,懊恼白头翁”,表达了诗人对妙伎们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有幸逃过酒席,一睹这些妙伎的风采,但无奈自己年老色衰,只能在一旁懊恼不已。 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秦中妙伎的美丽、技艺和魅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人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读来令人陶醉,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妙伎出秦中,纤腰学楚宫。
翠帷低舞燕,锦荐踏惊鸿。
宛转歌相似,婵娟态不同。
无因逃酒去,懊恼白头翁。

关键词解释

  • 白头翁

    (1).白发老人。 唐 王昌龄 《题灞池》诗之二:“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三年》:“会 高寝 郎 田千秋 上急变,讼太子寃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 宋 陈师道 《寄张大夫》诗:“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
    (2).草名。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本草经》:“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毒。” 唐 李白
  • 无因

    读音:wú yīn

    繁体字:無因

    意思:(无因,无因)

     1.无所凭藉;没有机缘。
      ▶《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逃酒

    读音:táo jiǔ

    繁体字:逃酒

    意思:谓逃避饮酒,离席先去。
      ▶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此诗复次前韵》:“敢因逃酒去,端为和诗留。”
      ▶清丘逢甲《秋怀再叠前韵》:“逃酒未应衰凤德,读书谁信卧龙才。

  • 头翁

    读音:tóu wēng

    繁体字:頭翁

    意思:(头翁,头翁)
    对衙役的谀称。
      ▶《儒林外史》第一回:“头翁,你有所不知。假如我为了事,老爷拏票子传我,我怎敢不去?”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既承头翁好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