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大圆庵》 信心自得超三界,明眼何尝滞四隅。

信心自得超三界,明眼何尝滞四隅。

意思:相信自己的心能够超越三界,第二眼什么曾经阻碍四角。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题大圆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焚香置榻拂氍毹,困倚蒲团坐结趺》是一首描绘禅修情景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 首先,诗中描述了焚香置榻的场景,表达了禅修者对清净环境的追求。接着,诗中描绘了禅修者困倚蒲团,坐禅冥想的画面,展现了他专注于内心的状态。这里的“结趺”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姿势,表示禅修者已经进入了一种专注的状态。 其次,诗中提到的“丈室”和“台山”象征着禅修者对佛法的学习和追求。而“一居士”和“文殊”则代表了禅修者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这里,“两文殊”的表述暗示了禅修者已经达到了对佛法深度的理解,能够同时看到佛法的多个层面。 再者,诗中表达了禅修者对佛法的信心和自我超越的精神。“超三界”是指超越尘世的烦恼和束缚,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明眼”则象征着禅修者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不受世俗的束缚。 最后,诗中提到的“伯雪相逢能目击”和“电机已笑涉泥涂”是对修行过程的生动描绘。前者表达了禅修者与同道之间的心灵相通和理解,后者则暗示了修行之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然而,禅修者已经超越了这些困难,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修者在清净的环境中,通过专注和领悟,逐渐超越尘世烦恼,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过程。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焚香置榻拂氍毹,困倚蒲团坐结趺。
丈室曾瞻一居士,台山岂有两文殊。
信心自得超三界,明眼何尝滞四隅。
伯雪相逢能目击,电机已笑涉泥涂。

关键词解释

  • 明眼

    读音:míng yǎn

    繁体字:明眼

    意思:
     1.使眼睛明亮。
      ▶唐·韩鄂《岁华纪丽•八月》:“採柏露以明眼,用朱墨以点头。”
     
     2.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有见识。
      ▶宋·苏轼《

  • 自得

    读音:zì dé

    繁体字:自得

    短语:自得其乐 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英语:self-congratulation

    意思:
     1.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
      ▶《

  • 三界

    读音:sān jiè

    繁体字:三界

    英语:Triloka

    意思:
     1.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
      ▶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界流

  • 信心

    读音:xìn xīn

    繁体字:信心

    英语:faith (in someone or something)

    意思:
     1.诚心。
      ▶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晖闻其妻子贫穷,乃自往候

  • 四隅

    读音:sì yú

    繁体字:四隅

    意思:
     1.四角。
      ▶《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
      ▶郑玄注:“画褚之四角。”
      ▶《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