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琵琶亭上作》 九江烟水一登临,风月清含古恨深。

九江烟水一登临,风月清含古恨深。

意思:九江烟水一登临,风月清含古恨深。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琵琶亭上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九江烟水一登临,风月清含古恨深。湿尽青衫司马泪,琵琶还似雍门琴。》这首诗的主题是登临九江的烟水,感受风月,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首句“九江烟水一登临,风月清含古恨深。”描绘了作者登临九江烟水的场景,江面上烟雾缭绕,景色如画。风月则象征着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美好,但“古恨深”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湿尽青衫司马泪,琵琶还似雍门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感伤和对人生的思考。司马青衫是指白居易在长安任左拾遗时,曾为好友元稹悼亡而流下的眼泪。这里借指诗人自己为人生和历史而感伤所流的眼泪。而雍门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琴师雍门周,他以善弹琴而闻名。这里用“琵琶还似雍门琴”来表达人生如琴,曲终人散的悲凉之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九江烟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通过引用司马青衫、雍门周等历史人物,更加强调了这种感伤和悲凉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江烟水一登临,风月清含古恨深。
湿尽青衫司马泪,琵琶还似雍门琴。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烟水

    引用解释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 临风

    读音:lín fēng

    繁体字:臨風

    英语:facing the wind

    意思:(临风,临风)
    迎风;当风。
      ▶《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