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淮安舟中二首》 触篷风自语,砑橹浪相揉。

触篷风自语,砑橹浪相揉。

意思:触帆风自言自语,虫憎浪相互揉。

出自作者[明]袁宏道的《淮安舟中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别思抽如绪,酲酲也不休》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离别时的情感和场景。 首句“别思抽如绪,酲酲也不休”直接点明了离别的情感之深,如同无法抑制的思绪,绵长而无尽。这里的“酲酲”可能是指一种因离别而产生的沉醉和迷惘的状态,表现出离别之痛难以言说。 “触篷风自语,砑橹浪相揉”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风触碰着船帆,仿佛在低语着什么,而波涛则相互冲击,仿佛在表达离别的哀愁。 接下来的四句,“野钓空舟侧,荒窑古渡头”具体描绘了空荡的船只停泊在荒野的渡口,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凄凉和孤独感。 最后两句“微官真可笑,谚语拾姜猴。¤”是对自己微小官职的讽刺,用“拾姜猴”这样的谚语来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无知和可笑,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和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离别的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官职的讽刺和无奈,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思抽如绪,酲酲也不休。
触篷风自语,砑橹浪相揉。
野钓空舟侧,荒窑古渡头。
微官真可笑,谚语拾姜猴。
¤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