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人家傍柳条,玄晖遗迹自萧萧。
意思:两岸人家傍柳条,玄晖遗迹从萧萧。
出自作者[明]曹学佺的《板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过新安江》,作者通过描绘新安江两岸人家的景象,以及自己作为青山游客的经历,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的感慨。
首句“两岸人家傍柳条”描绘了新安江畔的美丽景象,江两岸的居民沿着柳树生长的地方,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受。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玄晖遗迹自萧萧”借用了东晋诗人谢朓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这里,“玄晖”是谢朓的字,“遗迹”指的是谢朓曾经游历过的山水遗迹,而“萧萧”则传达出一种寂静、历史的氛围。
“曾为一夜青山客”表达了作者曾经作为青山游客的经历,突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而“未得无情过板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他感叹自己虽然曾经是新安江的游客,却始终无法完全融入这片山水,过不了板桥,说明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对自然的敬畏和距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安江的美景和自己的游历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距离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