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意九首》 手把古刀尺,在彼白玉堂。

手把古刀尺,在彼白玉堂。

意思:手把古刀尺,在那些白玉堂。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古意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追名逐利之徒的鄙夷。 首联“一雨火云尽,闭门心冥冥。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新的环境,院子里满是芳香的兰花和芙蓉,而诗人则闭门沉思。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颔联“佳人天一涯,好鸟何嘤嘤。我有双白璧,不羡于虞卿”,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并不羡慕财富和地位,而是追求内心的满足和自由。 颈联“我有径寸珠,别是天地精。玩之室生白,潇洒身安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珍贵物品的珍视,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由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尾联“只应天上人,见我双眼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己的自信和自尊。他认为自己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而不是被名利所束缚。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和社会的自信和自尊。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鄙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雨火云尽,闭门心冥冥。
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
佳人天一涯,好鸟何嘤嘤。
我有双白璧,不羡于虞卿。
我有径寸珠,别是天地精。
玩之室生白,潇洒身安轻。
只应天上人,见我双眼明。
阳乌烁万物,草木怀春恩。
茫茫尘土飞,培壅名利根。
我本是蓑笠,幼知天子尊。
学为毛氏诗,亦多直致言。
不慕需臑类,附势同崩奔。
唯寻桃李蹊,去去长者门。
美人如游龙,被服金鸳鸯。
手把古刀尺,在彼白玉堂。
文章深掣曳,珂珮鸣丁当。
好风吹桃花,片片落银床。
何妨学羽翰,远逐朱鸟翔。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白玉

    读音:bái yù

    繁体字:白玉

    意思: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
      ▶《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晋书•

  • 玉堂

    读音:yù táng

    繁体字:玉堂

    英语:cv 18

    意思:
     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战国·楚·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