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不眠》 孤客危冠不得眠,清灯古像共安禅。

孤客危冠不得眠,清灯古像共安禅。

意思:孤客危冠睡不着,清灯古代佛像一起坐禅。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不眠》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孤客危冠不得眠,清灯古像共安禅。鬼神未用来听法,我自观心绝世缘。》以其简洁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 首句“孤客危冠不得眠”描绘了一个漂泊异乡、身着高冠的孤独旅人,夜不能寐,独自面对漫漫长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清灯古像共安禅”描绘了寺庙中清冷的灯光和古老的佛像,以及僧人们安然禅定的场景。这里用“共安禅”来表达诗人对宁静、超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鬼神未用来听法”表达了诗人对鬼神观念的不屑一顾,他相信自己的内心自有真理,无需借助外在的力量。这种自信和独立精神,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与独立思考。 “我自观心绝世缘”是全诗的精髓,表达了诗人决心断绝世俗牵绊,独自面对内心的决心。这里的“观心”指的是自我反省、自我觉悟,而“绝世缘”则表示要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漂泊异乡、夜不能寐的孤客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观念和牵绊的厌倦。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的自信、独立精神和对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觉悟的追求。这些深刻的哲理,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孤客危冠不得眠,清灯古像共安禅。
鬼神未用来听法,我自观心绝世缘。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 孤客

    读音:gū kè

    繁体字:孤客

    意思:
     1.单身旅居外地的人。
      ▶汉·焦赣《易林•损》:“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为心作毒。”
      ▶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 危冠

    读音:wēi guān

    繁体字:危冠

    意思:古时的高冠。
      ▶《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
      ▶陆德明释文:“李云:危,高也。
      ▶子路好勇,冠似雄鸡形。”
      ▶晋

  • 安禅

    读音:ān chán

    繁体字:安禪

    意思:(安禅,安禅)
    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
      ▶南朝·梁·张缵《南征赋》:“寻太傅之故宅,今筑室以安禅。”
      ▶唐·王维《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