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柳枝词十首》 凝碧池头蘸翠涟,凤皇楼畔簇晴烟。

凝碧池头蘸翠涟,凤皇楼畔簇晴烟。

意思:凝碧池头蘸翠涟,凤凰楼畔簇晴烟。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柳枝词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凝碧池头碧波荡漾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述了凝碧池头的景象,“凝碧池头蘸翠涟”,诗人用“凝碧池头”来形容池水的清澈和碧绿,用“蘸翠涟”来描绘池水荡漾的动态美,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诗人也通过“簇晴烟”的描绘,展现了周围环境的宁静和祥和。 其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新词欲咏知难咏”,诗人想要表达新的情感和思想,但是又觉得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感到有些无奈和迷茫。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说与双成入管弦”,诗人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告诉了传说中的仙子,希望她们能够将这些情感和思想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优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凝碧池头蘸翠涟,凤皇楼畔簇晴烟。
新词欲咏知难咏,说与双成入管弦。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碧池

    读音:bì chí

    繁体字:碧池

    意思:水色清澄的池塘。
      ▶唐·李适《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诗:“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
      ▶唐·吕温《衡州夜后把火看花留客》诗:“红芳暗落碧池头,把火遥看且少留。”<

  • 凤皇

    读音:fèng huáng

    繁体字:鳳皇

    意思:(凤皇,凤皇)
    见“凤凰”。

    造句:壬午,新丰上言凤皇集西界亭。鸣女床之鸾鸟,舞丹穴之凤皇。》:“凤皇在?兮,鸡鹜翔舞。

  • 凝碧

    读音:níng bì

    繁体字:凝碧

    意思:浓绿。
      ▶唐·柳宗元《界围岩水帘》诗:“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巖幽。”
      ▶《云笈七籤》卷七五:“其色凝碧,洞彻清明。”
      ▶朱自清《荷塘月色》:“叶子本是肩并肩密

  • 池头

    读音:chí tóu

    繁体字:池頭

    意思:(池头,池头)
    犹池边。
      ▶宋·杨万里《晚凉散策》诗:“饭余浴罢趁凉行,偶憩池头最小亭。”
      ▶《再生缘》第六三回:“好景无边真美丽,上了那,长桥一道出池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