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发》 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

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

意思:除了念不生,人世间无药治。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白发》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白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衰朽的无奈和感叹。 首联“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诗人以白发的出现,暗示着生命的衰退,这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而这种衰退,似乎也在默默地与诗人达成一种约定,预示着诗人生命的终结。 颔联“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诗人早晨梳理白发时,发现白发又多了几根,形象地描绘了衰老的过程。 颈联“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家人不习惯看到诗人的白发,感到悲悯。然而诗人认为这并不奇怪,因为家人不明白他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生命观。他承认自己身体和精神都已经衰弱,无法避免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绝望,而是选择放下对生命的执着,接受生命的衰退,并寻求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衰朽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通过白发的象征意义,诗人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但也要接受生命的衰退,并寻求内心的平静。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
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
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
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
凡人年三十,外壮中已衰。
但思寝食味,已减二十时。
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书魔昏两眼,酒病沉四肢。
亲爱日零落,在者仍别离。
身心久如此,白发生已迟。
由来生老死,三病长相随。
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无生

    读音:wú shēng

    繁体字:無生

    英语:birthlessness

    意思:(无生,无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
      ▶《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 除却

    读音:chú què

    繁体字:除卻

    英语:abatement

    意思:(除却,除却)
    除去。表示所说的不算在内。
      ▶唐·曹唐《哭陷边许兵马使》诗:“除却阴符与兵法,更无一物在仪床。”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生人

    读音:shēng rén

    繁体字:生人

    短语:萌 公民 百姓 群氓 老百姓 黎民 人民 民 苍生 庶民 平民 庶 生灵 赤子 国民

    英语:(n) stranger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