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龙门八咏·渡水》 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

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

意思:不知道我们上桌,回去弄山中月。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龙门八咏·渡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的诗。 首句“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下山归家的情景。此时,千山之外,暮钟之声悠悠传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波上划行的情景,他似乎在逗弄山中的月亮,表现出一种闲适和悠然自得的情感。 “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两句则描绘了伊水的景色,水连白云,远方则隐约可见。这两句诗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归家途中的宁静和闲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出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
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
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中月

    读音:zhōng yuè

    繁体字:中月

    意思:
     1.间隔一月。
      ▶《仪礼•士虞礼》:“又期而大祥曰荐,此祥事。中月而禫。”
      ▶郑玄注:“中,犹间也;禫,祭名也。与大祥间一月,自丧至此二十七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