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 端平元祀王正月,我与公同被特招。

端平元祀王正月,我与公同被特招。

意思:端平元祀周历正月。,我与您一同被特别招。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作者在端平元祀(公元1234年)的春天,应特别邀请与公一同参加朝廷的重大活动,但最后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怀念。 首句“端平元祀王正月,我与公同被特招”,描绘了当时朝廷的重大祭祀活动,以及作者与公一同被邀请参加的情景,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甲午英游小元佑”,甲午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作者与公一同游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光,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 “庚申景运再陈桥”,庚申年再次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但结果却大不相同,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失落。 “可怜转枕成春梦,犹忆联鞍趁早朝”,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未能参加早朝的深深遗憾,就像做了一个美梦,醒来后却发现一切只是幻影。 “若见西山询学子”,如果作者在西山遇见公或其他朋友,希望他们能够转告自己,如今自己已经年老,头发已经变得稀疏雪白。最后一句话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让人深感其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端平元祀王正月,我与公同被特招。
甲午英游小元佑,庚申景运再陈桥。
可怜转枕成春梦,犹忆联鞍趁早朝。
若见西山询学子,为言衰鬓雪萧萧。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王正月

    引用解释

    周 天子所颁历法的正月。 周 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 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 文王 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王正月》:“未为天子,虽为建子而不敢谓之正。《武成》‘惟一月壬辰’是也。已为

  • 端平

    读音:duān píng

    繁体字:端平

    意思:
     1.公正允当。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决狱讼,必端平。”
      ▶郑玄注:“端,犹正也。”
      ▶孙希旦集解:“端,谓明于曲直之辨而无所枉;

  • 元祀

    读音:yuán sì

    繁体字:元祀

    意思:
     1.元年。
      ▶《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陆德明释文:“祀,年也。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逸周书•柔武

  • 王正

    读音:wáng zhèng

    繁体字:王正

    意思:
     1.王朝钦定历法的正月。特指元月元日。
      ▶唐·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王正会夷夏,月朔盛旗幡。”
      ▶明·蘅芜室《再生缘》第四齣:“金瓯全盛,千秋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