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僧天竺造经还蜀(二首)》
手持贝叶下沧洲,千部琅函是度舟。
手持贝叶下沧洲,千部琅函是度舟。
意思:
手拿着贝叶下沧洲,千部琅函是度船。
出自作者[明]殷迈的《送僧天竺造经还蜀(二首)》
全文赏析
【注释】:
(天竺上人华颠古貌,来自西蜀,挂锡金陵,印造大藏经
典六千三百八十余卷,载以西归。其弘法之念,良亦勤矣
。予惟法眼有云:“微言滞于心首,翻为缘虑之场,故谓
瞥然而起即是伤他,而况言句乎?”诚知此理,则释迦文
四十九年不曾说着一字,今上人三千里外,亦未尝担取一
经。上人欣然若有解于吾言,因成短偈,书以为别。)
相关句子
手持天竺书,贝叶翻金光。
-- 出自《周巨寺》作者:[宋]李复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 出自《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作者:[唐]权德舆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 出自《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作者:[唐]皇甫曾
手持贝叶坐禅林,称不动尊惟我独。
-- 出自《书陆务观所藏阿罗汉像一轴》作者:[宋]曾几
手持贝叶写健相,翻译华竺谈玄空。
-- 出自《滩哥石砚歌(有序)》作者:[明]宋濂
持贝叶,倚瘦藜。
-- 出自《须菩提赞》作者:[宋]释智遇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 出自《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作者:[唐]李適適
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
-- 出自《点绛唇·畏日炎炎》作者:[宋]王十朋
兰若皆修饰,贝叶重芬馨。
-- 出自《留题郫县西禅院古调诗》作者:[宋]徐仲谋
出家本不难,贝叶明牙签。
-- 出自《旅舍七首》作者:[宋]敖陶孙
焚香翻贝叶,汲水养梅花。
-- 出自《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作者:[宋]王炎
贝叶神怡处,南柯梦觉时。
-- 出自《挽范承事诗》作者:[宋]虞俦
手持金印金戈。
-- 出自《清平乐·天潢佳气》作者:[宋]无名氏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
-- 出自《寒山持经拾得手接》作者:[宋]释师范
手持拍板,口唱高歌。
-- 出自《偈十六首》作者:[宋]释行瑛
两手持来,一手分付。
-- 出自《偈颂一百五十首》作者:[宋]释心月
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昙花。
-- 出自《送僧》作者:[唐]张谓
独宿下沧洲。
-- 出自《咏白鸥兼嘲别者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啼猿长自在,一笑下沧洲。
-- 出自《浮世》作者:[宋]王翥
白云度寥廓,黄鹄下沧洲。
-- 出自《心远堂》作者:[宋]高晞远
月出潮复来,鸣桡下沧渚。
-- 出自《有怀世卿(四首)》作者:[明]陈宪章
剩买五湖月,吹笛下沧洲。
-- 出自《水调歌头·潋潋桂华满》作者:[宋]韩元吉
何时理归棹,横笛下沧洲。
-- 出自《送朱推于水东口》作者:[宋]胡寅
吴越为君土,崤函是我家。
-- 出自《君倚示诗有归吴这兴为诗三十二韵以赠》作者:[宋]司马光
柳径斜通马,荷丛暗度舟。
-- 出自《经海子》作者:[明]常伦
我熙四壁空,君归度舟阔。
-- 出自《三月三十日余有章贡之役陈明叔严从礼载酒见》作者:[宋]赵蕃
诗句原文
手持贝叶下沧洲,千部琅函是度舟。
应有鱼龙护方广,锦江春色镜光浮。
关键词解释
贝叶
读音:
bèi yè
繁体字:
貝葉
英语:
pattra leaves
意思:
(贝叶,贝叶)
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玄奘《谢敕赉经序启》:“遂使给园精舍,并入提封;
贝叶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