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诏除虚额钱计庭遣简州通判王和叟再至谓考实》 主者按其籍,取之尽锱铢。

主者按其籍,取之尽锱铢。

意思:主者按其登记,取的完全知悉。

出自作者[宋]晁公溯的《诏除虚额钱计庭遣简州通判王和叟再至谓考实》

全文赏析

【原题】:
诏除虚额钱计庭遣简州通判王和叟再至谓考实未然也人日赠和叟一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王念远民,哀此西南隅。
主者按其籍,取之尽锱铢。
扫地皆赤立,名独存版图。
竭泽傥未已,来年恐无鱼。
归诏甚宽大,宿负当蠲除。
主者惨不乐,何以充挽输。
刺史讵可信,殆将有为无。
遣官视故府,姑往考簿书。
簿书亦难凭,缘绝或欺予。
不如持明诏,却还桑大夫。
跋涉君徒劳,两驾泥轼车。
所幸得一欢,莫辞留斯须。
今晨属挑菜,啗我园中蔬。
蔬食君莫笑,郡县诚空虚。

关键词解释

  • 锱铢

    读音:zī zhū

    繁体字:錙銖

    英语:a very small quantity

    意思:(锱铢,锱铢)

     1.锱和铢。比喻微小的数量。
      ▶《庄子•达生》:“累丸二而不坠,则

  • 主者

    读音:zhǔ zhě

    繁体字:主者

    意思:主管人。
      ▶《史记•陈丞相世家》:“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南朝·梁·沈约《南郊恩诏》:“主者详为条格,疾速施行。”
      

  • 籍取

    读音:jí qǔ

    繁体字:籍取

    意思:敛取,徵收。
      ▶《管子•轻重甲》:“今君之籍取以正,万物之贾轻去其分,皆入于商贾,此中一国而二君二王也。”

    解释:1.敛取﹐征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