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冯元素挽诗》 戎服开清洛,儒书谒阜陵。

戎服开清洛,儒书谒阜陵。

意思:戎服开清洛,儒者的书上谒阜陵。

出自作者[宋]项安世的《冯元素挽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的反思。 首句“戎服开清洛”,描绘了诗人身着戎装的形象,出现在清洛河畔。这可能暗示了诗人正在为某个任务或使命而奋斗,清洛河则象征着和平与宁静的对立面——战争与动乱。 “儒书谒阜陵”则可能暗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他正在阅读关于阜陵的历史书籍,可能是在思考过去的王朝和事件。 “一朝官御晚,平日壮心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年岁增长、官职升高后,曾经的壮志雄心已经像冰一样消融。这可能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时间的流逝如何改变人的心态和目标。 “此士归来夜,何人说中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作为一个经历过动乱和变革的人,晚上归来时,可能对国家的未来感到忧虑。这里,“何人说中兴”可能暗示了人们对国家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困惑。 最后两句“秋来原上草,萧索见风棱”描绘了秋天的原野,风吹过,草儿低垂,一片萧索之景。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对国家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以自己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复杂而深沉的世界,引发了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戎服开清洛,儒书谒阜陵。
一朝官御晚,平日壮心冰。
此士归来夜,何人说中兴。
秋来原上草,萧索见风棱。

关键词解释

  • 儒书

    读音:rú shū

    繁体字:儒書

    意思:(儒书,儒书)
    儒家经籍。
      ▶《左传•哀公二十一年》:“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
      ▶杜预注:“言鲁据周礼,不肯答稽首,令齐、邾远至。

  • 戎服

    引用解释

    军服。亦指着军服。《汉书·匈奴传下》:“是以 文帝 中年,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朱子语类》卷九一:“ 隋煬帝 游幸,令羣臣皆以戎服从。”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五》:“ 谭延闓 戎服出坐大堂,斩 万夫雄 等四人於案下。”

    读音:róng fú

    近义词:

  • 书谒

    读音:shū yè

    繁体字:書謁

    意思:(书谒,书谒)
    名帖;书写名帖。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高祖﹞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
      ▶《后汉书•刘盆子传》:“酒未行,

  • 阜陵

    读音:fù líng

    繁体字:阜陵

    意思:
     1.丘陵。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谽呀豁閜,阜陵别岛。”
      ▶颜师古注:“大阜曰陵,言阜陵居在水中,各别为岛也。”
     
     2.宋孝宗(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