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齐州同音》 西湖一曲舞霓裳,劝客花前白玉觞。

西湖一曲舞霓裳,劝客花前白玉觞。

意思:西湖一曲舞霓裳,鼓励客人花前白玉杯。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寄齐州同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西湖夜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不忘初心的珍视。下面我们将逐句进行赏析: 首句“西湖一曲舞霓裳”中,诗人借用了“霓裳”的典故,表现了宴会上歌舞升平的热闹场面。西湖的美景与舞动的霓裳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次句“劝客花前白玉觞”描绘了主人在花前劝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白玉觞”形象地表现了酒器的精美,也暗示了酒宴的高雅氛围。 第三句“谁对七桥今夜月”中,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夜晚的西湖。七桥和明月构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卷,令人陶醉。 结句“有情千里不相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尽管与友人相隔千里,但因为有情相系,彼此并不会忘记。这里也蕴含了诗人对不忘初心、保持真挚情感的期许。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夜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深厚友情和不忘初心的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湖一曲舞霓裳,劝客花前白玉觞。
谁对七桥今夜月,有情千里不相忘。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白玉

    读音:bái yù

    繁体字:白玉

    意思: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
      ▶《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晋书•

  • 西湖

    读音:xī hú

    繁体字:西湖

    英语: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意思:湖名。我国以“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
      (1)在浙江·杭州城西。
      ▶

  • 霓裳

    读音:ní cháng

    繁体字:霓裳

    英语:beautiful clothing

    意思:
     1.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
      ▶《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 一曲

    读音:yī qǔ

    繁体字:一曲

    意思:I

     1.水流弯曲处。
       ▶《诗•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 玉觞

    读音:yù shāng

    繁体字:玉觴

    意思:(玉觞,玉觞)

     1.玉杯。亦泛指酒杯。
      ▶汉·傅毅《舞赋》:“陈茵席而设坐兮,溢金罍而列玉觞。”
      ▶宋·辛弃疾《一落索•闺思》词:“玉觞泪满却停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