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永叔二月雪》 桃李红间白,岂不悦我目。

桃李红间白,岂不悦我目。

意思:桃子、李子、红间白,难道不高兴我眼睛。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次韵永叔二月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雪损萌芽,未必摧杞菊》是一首描绘春天的雪景和雪后春天的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春雪损萌芽,未必摧杞菊”描绘了春天的雪景,雪虽然覆盖了草木,但并没有摧毁它们,反而增添了春天的气息。诗人用“杞菊”这一意象,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指春天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果实。 “我心无爱憎,随分乐自足”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无爱憎之情,乐于欣赏自然美景和享受生活。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欣赏。 “桃李红间白,岂不悦我目”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色彩美,鲜艳的桃花和李花之间,白色的雪迹点缀其中,更增添了春天的魅力。 “杞菊嫩且甘,岂不饱我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果实的欣赏,它们既美味又营养。 最后两句“看花食蔬仍举杯,趁取衰迟鬓犹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欣赏花、品尝蔬菜的同时举杯庆祝,因为他的两鬓还保持着绿色,暗示他还有很长的生命旅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雪景、春天的色彩、春天的食物以及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鼓励人们也应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雪损萌芽,未必摧杞菊。
我心无爱憎,随分乐自足。
桃李红间白,岂不悦我目。
杞菊嫩且甘,岂不饱我腹。
看花食蔬仍举杯,趁取衰迟鬓犹绿。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桃李

    读音:táo lǐ

    繁体字:桃李

    短语:学习者 学员 生 学童 学生

    英语:one\'s pupils or disciples

    意思:
     1.桃花与李花。

  • 岂不

    读音:qǐ bù

    繁体字:豈不

    英语:(adv) certainly; definitely

    详细释义:难道不、怎么不。表示反诘的语气。诗经?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左传?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