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贵溪数里望月岩作》 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舟。

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舟。

意思: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船。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过贵溪数里望月岩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舟》,作者通过描绘清秋的景象和放舟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首联“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舟”,描绘了清秋的景象,一场夜雨把大地洗得清爽,诗人一步步地准备划船离去。这里的“宿雨”不仅交代了季节,而且营造了一种清新的氛围。而“行行”一词则表达了诗人的不舍和留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颔联“团团正林杪,隐隐半岩幽”,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树林中隐约可见的圆月,半山腰上隐约的幽静,都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这里运用了“团团”和“隐隐”两个形容词,形象地描绘了月色的轮廓和山中的幽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颈联“永谢妖蟆食,宁须玉斧修”,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谢绝了天上的妖蟆食月(古人认为妖蟆食月是不祥之兆),也无需用玉斧来修月(古人认为月中应有桂树)。这里的“永谢”和“宁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名利。 尾联“少微并婺女,何事独名州”,诗人以少微星和婺女星自比,暗示了自己高洁的品格。而州名“婺女”,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秋的景象和放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容词和比喻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舟。
团团正林杪,隐隐半岩幽。
永谢妖蟆食,宁须玉斧修。
少微并婺女,何事独名州。

关键词解释

  • 宿雨

    读音:sù yǔ

    繁体字:宿雨

    意思:
     1.夜雨;经夜的雨水。
      ▶隋·江总《诒孔中丞奂》诗:“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
      ▶明·吴本泰《西湖竹枝词》:“宿雨半收晴不稳,恼人最是鹁鸠啼。”
      

  • 清秋

    读音:qīng qiū

    繁体字:清秋

    意思:明凈爽朗的秋天。
      ▶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杜甫《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吴谦牧

  • 行行

    读音:xíng xíng

    繁体字:行行

    英语:every trade

    意思:I

     1.不停地前行。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放舟

    读音:fàng zhōu

    繁体字:放舟

    意思:开船;行船。
      ▶宋·梅尧臣《鬼火赋》:“放舟于颍水之上,夜憩于项城之野。”
      ▶清·恽敬《与姚秋农书》:“往岁十月,自滕王阁放舟东下,十一月三日抵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