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临江仙·玉笛钿车当日事》 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

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

意思: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临江仙·玉笛钿车当日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首句“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他曾经骑着钿车,吹着玉笛,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东涂西抹”则表达了诗人曾经四处游历,经历丰富。 “等闲曲子压和凝。纵游非草草,已醉强惺惺。”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感慨。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变得平淡无奇,曲子也失去了往日的激情,虽然仍然游历四方,但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激情和新鲜感。即使已经醉酒,他也必须保持清醒。 “今向三家村送老,身如罢讲吴僧。”诗人感叹自己现在已经到了三家村养老,身体也已经像吴地的僧人一样衰老无力。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高楼百尺不须登。半炉烧叶火,一盏勘书灯。”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态度,他不再追求高楼大厦,只需要半炉烧干的树叶火和一盏勘书灯,就可以度过一个安静的夜晚。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的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
等闲曲子压和凝。
纵游非草草,已醉强惺惺。
今向三家村送老,身如罢讲吴僧。
高楼百尺不须登。
半炉烧叶火,一盏勘书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东涂西抹

    引用解释

    1.谓妇女用脂粉打扮。 宋 陆游 《阿姥》诗:“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粧。” 宋 陈善 《扪虱新话·东坡山谷诗可谓画本》:“正如市倡东涂西抹,忽见 谢 家夫人萧散,自有林下风采,亦復可喜。”

    2. 唐 薛逢 晚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 逢 回避, 逢 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

  • 当日

    读音:dāng rì

    繁体字:噹日

    英语:same day; that very day

    意思:(当日,当日)
    I

     1.值日。亦指值日的人。
       ▶《国语•晋语九》:

  • 玉笛

    读音:yù dí

    繁体字:玉笛

    意思:
     1.玉制的笛子。
      ▶《西京杂记》卷三:“秦·咸阳宫有玉笛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隐相次,息亦不见,名曰:昭华之琯。”
     
     2.笛子的美称

  • 钿车

    读音:diàn chē

    繁体字:鈿車

    意思:(钿车,钿车)
    用金宝嵌饰的车子。
      ▶唐·白居易《浔阳春•春来》诗:“金谷蹋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
      ▶宋·张炎《阮郎归•有怀北游》词:“钿车骄马锦相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