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宝月三藏大禅师》 帝子传真印,门人哭宝衣。

帝子传真印,门人哭宝衣。

意思:皇帝的儿子传真印,学生哭着华贵的衣服。

出自作者[唐]陈陶的《哭宝月三藏大禅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深情的诗,它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五峰习圣寺的衰落,以及化身归去的僧人帝子,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联“五峰习圣罢,乾竺化身归。”描绘了五峰习圣寺的衰败景象,暗示了这位僧人帝子的离去。乾竺是这位僧人的化身,他离开了这个他曾经修行的地方,回到了他的故乡。这一联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这位僧人的离别,充满了深深的哀思。 颔联“帝子传真印,门人哭宝衣。”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僧人的影响和他在弟子心中的地位。他传授真传,门人弟子们为他哭泣,表达了对他的敬爱和怀念之情。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这位僧人的影响力和他的人格魅力。 颈联“一囊穷海没,三藏故园稀。”描绘了这位僧人的生活和成就。他一生中只有一囊的财富,但他却拥有三藏的真经,这是他的成就和荣誉。然而,三藏的真经已经很少有人能够拥有,这也暗示了这位僧人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消失。这一联通过对比和暗示的手法,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尾联“无复天花落,悲风满铁围。”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怀念之情。他离开后,再也没有看到天花的落下,只有悲风吹满了铁围山。这一联通过描绘一个凄凉的场景,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五峰习圣寺的衰落和这位僧人的离去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简洁的笔触、生动的细节和暗示的手法,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情和感人之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峰习圣罢,乾竺化身归。
帝子传真印,门人哭宝衣。
一囊穷海没,三藏故园稀。
无复天花落,悲风满铁围。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临别,陶亦赋诗以送。相传他后来白日升天而去。(全唐诗作“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升元中,隐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升元中距大中中几九十年。陶遣莲花妓事,在咸通中,赠诗已有“老去风情薄似云”句,那得至升元中还在?可知全唐诗不确)陶著有文录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人”。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宋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其《陇西行》四首之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今仍脍炙人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漫游浙江、福建、广东时,曾路过今闽东地区,并留下了《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等诗。

关键词解释

  • 帝子

    读音:dì zǐ

    繁体字:帝子

    意思:
     1.指娥皇、女英。传说为尧的女儿。
      ▶《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注:“帝子,谓尧女也。”
      ▶南朝·齐·谢朓《新

  • 门人

    解释

    门人 ménrén

    (1) [disciple]∶门生

    门人弟子。——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a hanger-on of an aristocrat]∶门客

  • 传真

    读音:chuán zhēn

    繁体字:傳真

    短语:画像 写真

    英语:fax

    意思:(传真,传真)

     1.画家摹写人物形貌。
      ▶唐·杜荀鹤《八骏图》诗

  • 宝衣

    读音:bǎo yī

    繁体字:寶衣

    意思:(宝衣,宝衣)

     1.贵重的衣服。
      ▶《文选•陆倕<石阙铭>》:“焚其绮席,弃彼宝衣。”
      ▶李善注:“《六韬》曰,纣时妇人以文绮为席,衣以绫纨者三千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