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华山司空侍郎(一作表圣)二首》 清论尽应书国史,静筹皆可息边烽。

清论尽应书国史,静筹皆可息边烽。

意思:舆论都应写国史,静筹码都可以休息边疆烽火。

出自作者[唐]徐夤的《寄华山司空侍郎(一作表圣)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物喻人、借物喻己,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首联“金阙争权竞献功,独逃征诏卧三峰。”写的是朝中权臣争权夺利,而诗人却逃避征诏,隐居山中。颔联“鸡群未必容于鹤,蛛网何繇捕得龙。”以“鹤”和“龙”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但同时也流露出不被朝廷重用的愤懑。颈联“清论尽应书国史,静筹皆可息边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愿意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决心。尾联“风霜落满千林木,不近青青涧底松。”借用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虽遭际坎坷,但志向高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品格。 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忧虑,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整首诗情感深沉,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阙争权竞献功,独逃征诏卧三峰。
鸡群未必容于鹤,蛛网何繇捕得龙。
清论尽应书国史,静筹皆可息边烽。
风霜落满千林木,不近青青涧底松。
非云非鹤不从容,谁敢轻量傲世踪。
紫殿几征王佐业,青山未拆诏书封。
闲吟每待秋空月,早起长先野寺钟。
前古负材多为国,满怀经济欲何从。

关键词解释

  • 边烽

    读音:biān fēng

    繁体字:邊烽

    意思:(边烽,边烽)

     1.边疆报警的烽火。
      ▶唐·沈佺期《塞北》诗之一:“海气如秋雨,边烽似夏云。”
      ▶明·梵琦《居庸关》诗:“渠答自今收战马,兜铃无

  • 国史

    读音:guó shǐ

    繁体字:國史

    英语:national or dynastic history

    意思:(国史,国史)

     1.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歷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歷史。

  • 清论

    读音:qīng lùn

    繁体字:清論

    意思:(清论,清论)

     1.公正的评论,亦指公正的舆论。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清论所不能复制,绳黑所不能复弹。”
      ▶《北齐书•陈元康传》:“﹝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