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意思:偷桃偷药事难兼,12城里锁彩铜。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似乎是在描绘一种神秘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夜晚赏月场景。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诗中的“偷桃窃药事难兼”可能暗示着一种追求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的神秘行为,而“十二城中锁彩蟾”则可能指的是月亮,因为古代传说中,月中有蟾蜍,而锁则代表着束缚。这样的背景为这首诗增添了一种奇幻和浪漫的气息。 “应共三英同夜赏”中的“三英”可能指的是诗中的主角、他们的朋友或者是神话中的三位英雄。这句话暗示着他们将在夜晚共同欣赏月亮,这无疑增加了这首诗的社交和情感元素。 最后,“玉楼仍是水精帘”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场景,玉楼高耸,水精帘低垂,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氛围。这样的描绘无疑增强了这首诗的浪漫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神秘的、富有浪漫气息的夜晚赏月场景,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它也暗示了一种对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整首诗的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偷桃

    读音:tōu táo

    繁体字:偷桃

    意思:古神话,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曾三次偷食,乃被谪降人间。事见《汉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诗。
      ▶唐·柳宗元《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诗:“蓬莱羽客如相访,不

  • 窃药

    读音:qiè yào

    繁体字:竊葯

    意思:(窃药,窃药)

     1.传说后羿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其妻姮娥盗食之,成仙奔月。见《淮南子•览冥训》。后以“窃药”喻求仙。
      ▶唐·李白《感遇》诗之三:“昔余闻姮娥,窃

  • 彩蟾

    读音:cǎi chán

    繁体字:彩蟾

    意思:传说月中有蟾蜍,因用以借指月宫。
      ▶唐·李商隐《楚宫》诗之一:“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
      ▶宋·贺铸《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阑干,断肠千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