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夕次圃田店》 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

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

意思:落日桑树阴,遥村炊烟升起。

出自作者[唐]祖咏的《夕次圃田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前路入郑郊,尚经百馀里”,直接点明旅程的漫长和艰辛。诗人正在走向郑地,距离目的地还有大约一百里的路程。这不仅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也表达了诗人对这段旅程的疲惫和厌倦。 “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马匹因为长时间的行走而感到疲惫,但旅程却还没有结束,诗人仍然在归途中。这种矛盾的心情,既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也揭示了诗人的无奈和疲惫。 “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这两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夕阳下,田野里桑树和柘树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的村庄冒出袅袅炊烟。这种景象既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然而,这并不能减轻诗人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归家心切。由于归家心切,诗人不得不连夜行进,甚至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前不敢停留。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思念,也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通过对旅途景色的描绘和对自身感受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生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路入郑郊,尚经百馀里。
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已。
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
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关键词解释

  • 落日

    读音:luò rì

    繁体字:落日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

  • 烟火

    解释

    烟火 yānhuǒ

    (1) [smoke and fire]∶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cooked food]∶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 桑柘

    引用解释

    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 村烟

    读音:cūn yān

    繁体字:村煙

    意思:(村烟,村烟)

     1.唐·崔国辅《宿范浦》诗:“月暗潮又落,西陵渡暂停。村烟和海雾,舟火乱江星。”
      ▶唐·杜甫《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诗:“亭景临山水,村烟对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