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发解州》 冰霜残腊路,花柳上春城。

冰霜残腊路,花柳上春城。

意思:冰霜腊月路,花柳上春城。

出自作者[明]杨慎的《早发解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旅宿先鸦起,归心与雁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归家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劳碌的感慨。 首联“旅宿先鸦起,归心与雁争”,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将旅途的寂寞与漫长展现得淋漓尽致。先鸦起,暗示了夜宿的时间之长,而与归心与雁争,则表达了归家的迫切心情。诗人与归家的雁争时间,争速度,这其中蕴含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颔联“冰霜残腊路,花柳上春城”,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残腊路上的冰霜,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困苦;而花柳上春城的景象,则是对家乡春天的美好想象。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对家的渴望和对旅途的厌倦。 颈联“隐士嘲西笑,骚人感北征”,诗人借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西笑”指东方朔隐居时不思君王之笑,诗人以隐士的嘲笑表达了自己对官场虚名的厌倦和对归家的渴望;“北征”则指杜甫本人的经历,他因安史之乱而离乡背井,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尾联“劳生应物理,奔走愧虚名”,诗人总结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在追求虚名,而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奔走劳碌,只是为了追求虚名,这种行为让诗人感到惭愧和愧疚。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生活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时光流逝、人生劳碌、虚名追求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旅宿先鸦起,归心与雁争。
冰霜残腊路,花柳上春城。
隐士嘲西笑,骚人感北征。
劳生应物理,奔走愧虚名。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关键词解释

  • 花柳

    解释

    花柳 huāliǔ

    (1) [flowers and willows]∶鲜花杨柳

    花柳的巷,管弦的楼。——《西游记》

    (2) [brothel]∶妓院

    (3) [prostitute]∶妓女

    (4) [

  • 冰霜

    读音:bīng shuāng

    繁体字:冰霜

    英语:moral integrity

    意思:
     1.冰与霜。
      ▶汉·张衡《西京赋》:“于是孟冬作阴,寒风肃杀,雨雪飘飘,冰霜惨烈,百卉具零。

  • 残腊

    读音:cán là

    繁体字:殘臘

    意思:(残腊,残腊)
    农历年底。
      ▶唐·李频《湘口送友人》诗:“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宋·苏轼《与程正辅提刑书》之二三:“残腊只数日,感念聚散,不能无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