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月蚀诗》 火龙珠,飞出脑,却入蚌蛤胎。

火龙珠,飞出脑,却入蚌蛤胎。

意思:火龙珠,飞出脑,但进入蚌蛤胚胎。

出自作者[唐]卢仝的《月蚀诗》

全文创作背景

卢仝的《月蚀诗》创作于中唐时期,当时唐朝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和甘露之变等人间灾祸,社会动荡不安,朝政混乱。这首诗通过借虾蟆食月的神话讽刺宦官弄权,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和黑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忧愤之情。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钟。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
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
天色绀滑凝不流,冰光交贯寒曈曨。
初疑白莲花,浮出龙王宫。
八月十五夜,比并不可双。
此时怪事发,有物吞食来。
轮如壮士斧斫坏,桂似雪山风拉摧。
百炼镜,照见胆,平地埋寒灰。
火龙珠,飞出脑,却入蚌蛤胎。
摧环破璧眼看尽,当天一搭如煤炱。
磨踪灭迹须臾间,便似万古不可开。
不料至神物,有此大狼狈。
星如撒沙出,争头事光大。
奴婢炷暗灯,掩菼如玳瑁。

关键词解释

  • 龙珠

    读音:lóng zhū

    繁体字:龍珠

    英语:Japanese tubocapsicum dragonpearl herb

    意思:(龙珠,龙珠)
    珍贵的宝珠。传说得自龙颔下或龙口中,故名。也称夜明珠

  • 火龙

    读音:huǒ lóng

    繁体字:火龍

    英语:fiery dragon

    意思:(火龙,火龙)

     1.火形和龙形的图案。多用于帝王服饰。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

  • 蚌蛤

    读音:bàng gé

    繁体字:蚌蛤

    意思:蚌与蛤。长者通曰蚌,圆者通曰蛤。诗文中常混用以称蚌。
      ▶《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
      ▶《吕氏春秋•精通》:“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