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溪庵十首》 尧桀两忘何足辨,彭殇俱尽不须齐。

尧桀两忘何足辨,彭殇俱尽不须齐。

意思:尧和桀都忘记怎么能辨别,彭殇都完全不需要统一。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溪庵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美少年今老黧》是一首对人生的深沉感慨,它揭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追忆。 首先,诗中提到了昔日的美少年现在已经变得衰老憔悴,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这种描述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伤和无奈,因为美少年曾经是人们心中的美好象征,但现在却已经失去了青春的活力。 接着,诗中提到了云林深处构筑的幽栖之所,这可能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象征,也可能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然而,这种生活并不意味着美少年已经完全摆脱了衰老和痛苦,而是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然后,诗中提到了空房中的登伽女,这是一种对爱情的象征。诗人希望与自己的爱人共度余生,共同度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然而,这种愿望在现实中可能并不容易实现,因为生命中的变数和不确定性太多。 最后,诗中提到了尧桀两忘、彭殇俱尽等哲学思想,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长寿或短命,而在于如何度过自己的生命,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种思想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追忆。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不要被时间的流逝所困扰,而是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美少年今老黧,云林深处葺幽栖。
空房安得登伽女,同穴惟应法喜妻。
尧桀两忘何足辨,彭殇俱尽不须齐。
灵山弟子都麾去,免绕金棺掩面啼。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两忘

    引用解释

    1.两者一起忘记。《庄子·大宗师》:“与其誉 尧 而非 桀 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唐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性与时相远,身将世两忘。” 元 倪瓒 《听袁员外弹琴》诗:“两忘絃与手,流泉松吹声。”

    2.特指物我、身世两者一起忘记。《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连珠》:“是以弘道

  • 何足

    读音:hé zú

    繁体字:何足

    意思:犹言哪里值得。
      ▶《史记•秦本纪》:“﹝百里傒﹞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颖心怆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明·李贽《复夏道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