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句》 少年挟弹何狂逸,不用金丸用蜡丸。

少年挟弹何狂逸,不用金丸用蜡丸。

意思:少年挟着弹弓什么狂奔,不用金丸用蜡丸。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句》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游侠的形象,他手持弹弓,狂放不羁,不屑使用贵重的金丸,而选择使用普通的蜡丸。这种行为体现了他的独特性格和豪迈气概。 首句“少年挟弹何狂逸”直接点明主角的身份和性格。少年一词,暗示着青春活力、无畏挑战和无限可能。挟弹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少年游侠手持弹弓,四处游荡,寻找猎物的场景。何狂逸,则表达出少年游侠的狂放不羁,无所畏惧。 “不用金丸用蜡丸”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少年的游侠形象。金丸,象征着贵重和华丽,而蜡丸则显得朴素实用。这反映了少年游侠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他更看重实用性和效果,而非华丽和虚荣。这一特点也体现了他的独立自主和务实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少年游侠的形象,展现了其狂放不羁、豪迈气概和独特的价值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勇敢、独立精神的赞美。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通过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独特的少年游侠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的个性和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年挟弹何狂逸,不用金丸用蜡丸。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蜡丸

    读音:là wán

    繁体字:蠟丸

    英语:wax-wrapped pill; wax-coated pill

    意思:(蜡丸,蜡丸)

     1.蜡制的丸状物。因能防湿保密,古代常用以内藏文字,以

  • 金丸

    读音:jīn wán

    繁体字:金丸

    意思:
     1.金制的弹丸。
      ▶《西京杂记》卷四:“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余。
      ▶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之所落,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