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韩持国遗洛笋》 因之善谑诵淇澳,欲学报投无木瓜。

因之善谑诵淇澳,欲学报投无木瓜。

意思:因为他善于开玩笑地淇澳,想学报投无木瓜。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韩持国遗洛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龙孙(龙竹)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龙孙春吐一尺牙,紫锦包玉离泥沙。”就如同一个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春天的龙孙,吐露出嫩绿的新芽,如同紫锦包玉般的美丽。这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龙孙的新芽比作紫锦包玉,形象地描绘了它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金刀璀错截嫩节,铜驰不与大梁赊。”这句诗则描绘了龙孙的枝节,如同金刀璀错般美丽,又如同铜驰般坚韧。这里又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龙孙的枝节比作金刀璀错,形象地描绘了它的美丽和坚韧;又将龙孙与大梁相比较,突出了它的不凡之处。 “持寄韩郎绿蒲束,莫令卫女苦思家。”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龙孙的喜爱之情,希望将龙孙送给韩郎,让他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孙春吐一尺牙,紫锦包玉离泥沙。
金刀璀错截嫩节,铜驰不与大梁赊。
持寄韩郎绿蒲束,莫令卫女苦思家。
韩郎才调偏能赋,分饷唯思楚景差。
因之善谑诵淇澳,欲学报投无木瓜。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淇澳

    读音:qí yù

    繁体字:淇澳

    意思:见“淇奥”。

    解释:1.见\"淇奥\"。

    造句:例如湖北鄂黄大桥6 #墩施工系列技术问题的处理,以及荆沙大桥2

  • 木瓜

    读音:mù guā

    繁体字:木瓜

    英语:pawpaw

    意思:
     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长椭圆形,春末夏初开花,花红色或白色。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味酸涩,经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可入药。

  • 学报

    读音:xué bào

    繁体字:學報

    短语:真理报 战报 晨报 早报 日报 小报 时报 号外 机关报 晚报 党报 消息报 年报

    英语:transaction

    意思:

  • 善谑

    读音:shàn xuè

    繁体字:善謔

    解释:1.语本《诗.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后因以\"善谑\"谓善于戏言,亦指笑谈的资料。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